“欢迎归来!你是信阳检察的骄傲!”9月4日下午,当参加完九三阅兵观礼的固始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宋喜东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检察院的大院时,受到了该院检察长刘英旭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热烈欢迎。
“能代表大家去,是我的荣幸!”宋喜东的声音因激动略带颤抖。眼前这温暖而热烈的迎接场面,不仅是对他个人奋斗的由衷肯定,更让他深切感受到信阳市检察机关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
近年来,信阳市检察机关从多方面着手,持续探索优化人才培育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一批又一批检察干警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淬炼,快速成长。
“入职第一课”锚定检察初心
“祝贺你成为信阳市检察院1978年恢复建院以来第421名检察人员!”大约一个月前,在入职仪式上,陈恩亮等7名新进人员从刘英旭手中郑重接过入职编码纪念牌,正式开启了进阶之路。
为了帮助新进人员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该院策划了一系列入职教育活动。在院史馆里,讲解员带着新进人员停留在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份份珍贵的历史档案前,讲述从建国初期检察人员骑着自行车下乡办案,到如今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检察监督的发展历程。“原来我院在很多年前就办理过这么多有影响力的案件,前辈们的敬业精神真是太让人敬佩了!”听完讲解,陈恩亮感慨道。
“遇到复杂案件不要慌,先从梳理证据链条入手,把每个细节都核实清楚。”参观结束后,一场“新老对话”座谈会紧接着召开。从事刑事检察工作30多年的老检察人李安君,结合自己办理的重大疑难案件,向新进人员分享“如何在办案中坚守司法公正”。
此外,信阳市检察机关还将政治理论学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展了“青春论坛”“院训解读”等活动,让新进人员在入职之初筑牢政治忠诚的思想根基,建立作为检察人的职业荣誉感与使命感。
2023年以来,先后有20名新进人员通过系统培训快速融入岗位。
“岗位练兵+业务竞赛”练就过硬本领
“证据链还存在漏洞,需要补充侦查。”在信阳市检察院办案区,刚结束普通犯罪检察岗位锻炼的干警吕新,正拿着案卷与刑事执行检察岗位的同事讨论案情。很难想象,两年前,她还对检察业务一知半解。她的快速成长,源于该院的多岗位轮岗锻炼制度。
2023年8月,吕新进入信阳市检察院工作,首先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轮岗。起初,面对群众的来访咨询,她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为了尽快胜任,她恶补相关法律法规,跟着前辈学习接待群众、处理信访案件的技巧。3个月后,她不仅能够熟练解答群众的法律疑问,还协助化解了3起信访积案。
随后,吕新又在其他岗位进行轮岗锻炼。在政治部岗位,她学习如何撰写材料;在普通犯罪检察岗位,她第一次走上法庭支持公诉,虽然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在前辈的指导下,她顺利完成了公诉任务;在刑事执行检察岗位,她深入看守所、社区矫正机构开展监督工作。
“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挑战,也让我学到了不同的技能。”如今,吕新已经能够独立办理一些复杂的刑事案件。
此外,该院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全市检察机关业务竞赛。竞赛内容涵盖法律文书制作、案件审查分析、庭审辩论、业务知识测试等多个方面。
平桥区检察院干警陈洁曾在业务竞赛中获得业务标兵称号,回忆起备赛和参赛过程,她表示,竞赛让她收获了荣誉,更让她找到了自身的不足。
如今,“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干”的氛围在信阳市检察机关日益浓厚。据统计,近三年来,该市检察机关共组织开展各类岗位练兵活动120余场,业务竞赛36次,参与干警达1300余人次。通过岗位练兵与业务竞赛,一大批业务骨干脱颖而出,其中10余人次获评全国检察业务能手、全省检察业务标兵等荣誉称号,6人进入全国检察机关相关条线人才库。
成长赋能激发奋进动力
“她在检察侦查岗位上表现突出,为守护公平正义和司法公正作出了重要贡献!”2024年春节前夕,刘英旭来到“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侦查业务标兵”彭秋思的家中,将一封感谢信交到彭秋思家属的手中。
这温馨的一幕,是信阳市检察院建立的先进典型走访慰问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该院关爱干警、激励干警成长的缩影。
2023年以来,信阳市检察院累计组织院领导走访慰问市级以上先进典型及家属32人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6场、辅导服务86人次,为干警争取培训机会153个;表彰宣传优秀干警45名,264人次因荣誉加持获晋升提拔,绩效考核优秀率提升25%;全市检察系统培育出“全国模范检察官”1名。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努力锻造一支“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逢案能办、遇事能解”的高素质检察铁军。